校園食品安全關乎千家萬戶,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四個最嚴”要求,在全國率先為中小學校幼兒園配備食品安全副校長(副園長),并依托“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綜合運用“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手段,全力推動學校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協同落地見效。
一網統管 全覆蓋推廣應用
監管底數全量匯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打造“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全面對接登記注冊審批系統和食品安全監管系統,匯聚全省34.39萬戶在營餐飲服務單位,其中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6565家、校外供餐單位97家、采取校外供餐的學校478所。上述學校食品安全三類經營主體已全部分層分級明確對應到市縣鄉村四級包保干部,做到監管對象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實現監管主體、監管動態、監管成效“一網歸集”。
監管任務顆粒呈現。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結合實際,制定條目化、顆粒化、節點化監管清單,將監管任務“一鍵下發”至基層市場監管所和執法人員手機終端,讓監管任務發起、檢查過程、檢查結果、整改過程“一網盡覽”,讓監督檢查覆蓋率、問題整改率大幅提升。
監管風險模塊識別。通過“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各級執法人員可以快速鎖定、篩查學校食品安全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針對性開展風險排查。執法人員還可以實時統計轄區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對象監督檢查進度、問題發現、整改督促等情況,實現對學校食品安全經營主體的風險“準確識別”、全貌“精準畫像”。
末端發力 全場景智慧化應用
智能抓取遠程化。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全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督促97家校外供餐單位全部入駐“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并接入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管信息化系統。武漢市以“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明廚亮灶一體化系統”為抓手,通過AI視頻分析實行智能化遠程監管,有效實現“后廚操作可觀、食材來源可溯、食安管理可查、誠信承諾可示、餐飲服務可評”的目標。
自我定義特色化。湖北省各地可根據轄區學校食品安全風險狀況,自設模塊、自我定義開展食品安全監管。比如,宜昌市幼兒園采取抓住“三類人”,管好“三件事”,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總監1名(后勤副園長)、食品安全員3名(后勤主任、保健醫生、營養師),定期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建立自查臺賬及風險清單,充分展現了地方特色智慧化監管模式。
終端見效 全方位落實責任
主體責任創新落實。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教育局等7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湖北省中小學校食品安全副校長管理暫行辦法》,配備食品安全副校長(副園長)16724名。該局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日日通報、實時更新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兩員一副校長”、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食品安全總監職責、食品安全員守則等信息,有效推動主體責任落實。截至5月7日,全省學校(托幼機構)食堂的“鄂食安”平臺注冊率達93.11%,“日管控”完成率達85.14%。
監管責任閉環落實。執法人員通過“鄂食安”監管端開展學校食品安全日常監管、春季專項監管的同時,還可積極對接12315投訴舉報、抽檢監測、監管執法數據,實現對風險分析、風險預警的“一鍵統計”,從而保障全省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形成“任務發起—問題發現—問題整改—規范提升”工作閉環,為推動落實學校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5/t20230516_355264.html
校園食品安全關乎千家萬戶,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四個最嚴”要求,在全國率先為中小學校幼兒園配備食品安全副校長(副園長),并依托“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綜合運用“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手段,全力推動學校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協同落地見效。
一網統管 全覆蓋推廣應用
監管底數全量匯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組織打造“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全面對接登記注冊審批系統和食品安全監管系統,匯聚全省34.39萬戶在營餐飲服務單位,其中學校(托幼機構)食堂16565家、校外供餐單位97家、采取校外供餐的學校478所。上述學校食品安全三類經營主體已全部分層分級明確對應到市縣鄉村四級包保干部,做到監管對象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實現監管主體、監管動態、監管成效“一網歸集”。
監管任務顆粒呈現。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結合實際,制定條目化、顆;⒐濣c化監管清單,將監管任務“一鍵下發”至基層市場監管所和執法人員手機終端,讓監管任務發起、檢查過程、檢查結果、整改過程“一網盡覽”,讓監督檢查覆蓋率、問題整改率大幅提升。
監管風險模塊識別。通過“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湖北省市場監管系統各級執法人員可以快速鎖定、篩查學校食品安全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針對性開展風險排查。執法人員還可以實時統計轄區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對象監督檢查進度、問題發現、整改督促等情況,實現對學校食品安全經營主體的風險“準確識別”、全貌“精準畫像”。
末端發力 全場景智慧化應用
智能抓取遠程化。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全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督促97家校外供餐單位全部入駐“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并接入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管信息化系統。武漢市以“鄂食安”智慧監管平臺“明廚亮灶一體化系統”為抓手,通過AI視頻分析實行智能化遠程監管,有效實現“后廚操作可觀、食材來源可溯、食安管理可查、誠信承諾可示、餐飲服務可評”的目標。
自我定義特色化。湖北省各地可根據轄區學校食品安全風險狀況,自設模塊、自我定義開展食品安全監管。比如,宜昌市幼兒園采取抓住“三類人”,管好“三件事”,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總監1名(后勤副園長)、食品安全員3名(后勤主任、保健醫生、營養師),定期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建立自查臺賬及風險清單,充分展現了地方特色智慧化監管模式。
終端見效 全方位落實責任
主體責任創新落實。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教育局等7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湖北省中小學校食品安全副校長管理暫行辦法》,配備食品安全副校長(副園長)16724名。該局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日日通報、實時更新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兩員一副校長”、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食品安全總監職責、食品安全員守則等信息,有效推動主體責任落實。截至5月7日,全省學校(托幼機構)食堂的“鄂食安”平臺注冊率達93.11%,“日管控”完成率達85.14%。
監管責任閉環落實。執法人員通過“鄂食安”監管端開展學校食品安全日常監管、春季專項監管的同時,還可積極對接12315投訴舉報、抽檢監測、監管執法數據,實現對風險分析、風險預警的“一鍵統計”,從而保障全省學校食品安全監管形成“任務發起—問題發現—問題整改—規范提升”工作閉環,為推動落實學校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提供了有力支撐。
來源網址:https://www.samr.gov.cn/xw/df/202305/t20230516_355264.html